「黑五」還未到,跨境電商已準備在「雙11」期間先露一手。在今年的「雙11」前夕,包括天貓、京東、亞馬遜等多家主流電商平台都表示將在跨境進出口業務上有所動作。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伴隨我國外貿進出口業務走出低谷期,交易額呈現「雙升」局面,且監管過渡期政策接連推延,跨境電商市場再度恢復了以往的活力。但也需要注意的是,物流成本壓力大、運輸周期較長、跨境包裹難溯源等問題仍是當前跨境電商發展中需要應對的難題。
跨境電商「雙11」熱身
儘管距離今年的「黑五」還有一段時間,但國內多家主流跨境電商平台已經準備好在「雙11」期間熱身。天貓國際日前宣布,在今年的「雙11」期間,天貓國際將聯合眾多全球品牌連續推出10國海外包機直送服務;同時天貓海外將增設多個國貨品牌加入天貓全球化「雙11」,進駐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將連續開出印尼、菲律賓、泰國性持久站等多國「淘寶優選」。
在天貓發力海外市場時,京東也將今年的「雙11」定位為全球好物節。據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東在今年將全面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京東在今年6月上線的「京東售全球」業務也將在今年「雙11」全面亮相,而該業務的推出將讓身處海外的華人可以更便捷地參與到京東「雙11」全球好物節活動中。
除了阿里和京東外,亞馬遜中國日前宣布開通第四個直郵地市場亞馬遜德國商店,並將藉助歐洲一體化物流體系服務中國消費者;而網易考拉海購早在9月底就通過開通中歐班列,把重慶作為整個西部地區的集散分撥中心,開始為年底的大促備戰。業內人士表示,政策紅利、企業轉型以及國際貿易環境改善等原因促使中國跨境企業進入新一輪市場擴張階段。
市場回暖激發企業活力
性持久 電商企業紛紛加速試水跨境業務的舉措,一直與宏觀政策息息相關。今年10月,隨著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規劃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並將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政策再度延長至2018年底,跨境電商的紅利期也不斷被延長。
此外,根據中國跨境電子商務風險管理高峰論壇日前發佈的《2017中國外貿服務市場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進出口外貿正走出低谷期,外貿進出口扭轉了「雙降」局面,實現了「雙升」,並預計到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的成交量會佔到外貿的40%以上。
根據海關總署10月13日發佈的前三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顯示,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2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6.6%。其中,出口11.16萬億元增長12.4%,進口9.13萬億元增長22.3%。而根據商務部去年發佈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6年秋季)》顯示,去年前三季度,我國實現進出口總值17.53萬億元,其中,出口10.06萬億元,下降1.6%;進口7.47萬億元,下降2.3%
性持久 一位跨境電商行業的資深人士表示,進出口貿易實現雙向增長的同時,跨境電商作為新型貿易形式也呈現井噴式發展,伴隨著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新型貿易形式對進出口形成了補充,新的外貿競爭優勢漸入佳境。
加碼產業鏈降低成本
跨境電商企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物流成本壓力大、運輸和回款周期較長、跨境包裹難溯源等難題。以跨境電商有棵樹為例,此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備貨、拓展倉儲、搭建物流,但預付款模式以及回款速度慢進一步擴大了資金壓力。
性持久數據顯示,2016年有棵樹海淘方式的海外採購佔比達99%以上,其中80%以上為預付賬款,而面對國內B端客戶,同樣是先發貨,再從客戶處收款,較長的賬期加大了有棵樹的資金壓力。
對此,有棵樹CFO李志強表示,有棵樹通過開拓上游品牌授權,爭取與更多的品牌廠商深入合作,以降低採購成本。「量是攤薄成本的基礎」,在李志強看來,業務擴張自然帶來資金壓力,只有出口銷售快速增加,才能攤薄固定投入的成本。
當有棵樹因承擔較長回款周期而感受到壓力時,也有跨境電商企業因難以應對高昂的跨境物流成本以及無法解決包裹追溯問題而困擾。
有跨境電商行業從業者表示,他所在的企業80%的進出口業務都通過郵政系統投遞,但隨著訂單量增長,郵政小包的時速難以滿足用戶的需求,於是企業開始藉助海外倉提升物流配送時效,縮短訂單響應時間。上述跨境電商從業者表示,藉助海外倉,企業將貨物提前發至海外倉庫,可規避因運輸問題造成的發貨遲到現象,同時還可以滿足國內跨境電商企業批量發貨的需求,進而提高與物流供應商的議價能力,降低物流運輸成本。
北京商報記者 吳文治 趙述評
以下文章來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71025/24341666.html